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
县 五 届 人 大
四次会议文件(10)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4年2月18日在云安县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云安县人民政府县长 谢子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工业立县”的发展方向、“工农并举”的发展路子、“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2亿元,同比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1亿元,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4.4亿元,增长3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亿元,增长13.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6亿元,增长13.7%;外贸出口2063万美元,增长26%;实际利用外资5032.8万美元,增长44.4%,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22.7%;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9.11亿元、贷款余额28.95亿元,分别增长14.9%和15.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969元,增长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市考核目标之内。
二、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项目攻坚年”活动成效显著。紧抓省委、省政府实施“振兴粤东西北”的战略部署等重要机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县31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总投资111.18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13.79亿元。完成投资和建设进度的项目有22个(其中11个是子项目),其中,青洲水泥首条日产45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100万吨粉磨、配套建设9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和发恩德铅锌矿采选项目已建成投(试)产。签约及在谈项目共60个,计划总投资464.5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171.1亿元;在谈项目25个,意向投资293.4亿元。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入1.3亿元,完成投资1.07亿元。其中,沿江公路扩建工程(云安段)、六都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已完工;青洲大道、云硫大道路、中材大道、110千伏变电站、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有序推进。园区完成征地3387亩。积极协助做好《云浮市中心城区六都组团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云安组团用地规模调整为20平方公里。园区新引进入项目20个,目前已有中材天山、中材亨达、香港英坭青洲、珠海港集团、惠云等一批上市公司或骨干企业50多家、70多个项目进入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3.8亿元,增长40.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6亿元,增长46.6%;产生税收3.55亿元,增长12.8%。
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全县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74万亩,总产量10.94万吨,增长5%;增创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增农业产业化组织17个;实施市级以上农业项目21项,资金达1331.5万元;新建村级沼气服务网点4个;全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批复125个,涉及72个村委会145个自然村,项目总投资2771.26万元;落实各项支农惠农资金1693.31万元;加强农民负担监督检查,直接减轻农民负担1583.27万元。
工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19.3亿元,增长5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1亿元,增长30%;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2013年新增15家;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130.7万平方米,增长64.5%,生产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122.2万平方米,增长247.8%;生产硫酸128.3万吨(不含宝利硫酸);生产成品水泥656.6万吨,增长37.3 %;生产水泥熟料 566.4万吨;全社会用电量9.23亿千瓦时,增长27%,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8.23亿千瓦时,增长27.2%。
三、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年共向上争取交通项目资金4500万元,到位资金2117万元。共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427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101公里。沿江公路(六都至都扬)扩建工程、城北至高村公路大降坑坑口桥已建成通车;X868线东升水库至天堂(云安段)全长5.5公里,已完成路基及排水系统;六都坑口桥完成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评审和施工图批复等工作,进入招标阶段;积极配合做好江罗高速公路建设和园区公路及云安组团快线相关工作。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加大。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投入资金2357.3万元,完成水利工程建设31宗,整治农田3.1万亩;投资866万元,建设云安县和大云雾林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投资570 万元。
小城镇建设有序启动。云富花园一期、镇安昊天名都已建成并开始销售;结合小城镇改造,与广东昊天等地产公司合作在全县开发建设小城镇项目,部分合作项目已完成征地工作并动工建设。
四、生态文明不断进步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力度,强化石材、水泥、化工的行业整治,组织环保执法人员到现场检查达1400多人次,重点检查排污企业420多间次,其中,作出限期整改企业35家,立案处罚企业2家;切实抓好农业污染源治理、水泥企业脱硝工程、化工厂脱硫改造等重点减排工程建设,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四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严把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产生;新建项目污染防治设施“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县城污水处理率达72%以上。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实现全覆盖,全县垃圾收集点完成“一村一点”建设任务,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自然村覆盖率达88.7%;8个镇的“一镇一站”(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已全部建成。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已完成生态景观林带建设18公里,面积1080亩;碳汇林工程已完成种植1.59万亩;森林围城进城工程已完成9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69%,林木绿化率达96.5%,活立木蓄积达244.7万立方米。
生态文明村建设深入开展。落实593名科级以上干部挂钩612条自然村参加建设,县财政安排876万元用于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时统筹“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惠农项目和资金,向列入2013年生态文明村建设计划的村庄倾斜。全县完成生态文明村建设272条,占任务数的75.1%,其中示范村已建成32条,占任务数的84.2%。
五、民生工作扎实推进
民生投入不断加大。继续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全力解决了一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利益的民生实事。在资金投入上,2013年是历年来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县财政投入民生事业资金达7.22亿元,同比增支1690万元,增长2.39%,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55%。
就业和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平均补贴水平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42.1元和127.3元;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99%以上,被省农保办评为全省第二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示范县区;实施大病保险,对符合政策报销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实行二次补偿。新增住房租赁补贴20户,完成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造建设480户。
扶贫救助力度加大。全县19个重点帮扶村全部落实帮扶责任,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887.01万元,修建道路19.1公里,开展饮水工程项目建设18个,开展校舍修缮和贫困生资助项目30个。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创强工作有新成效。加快推进高村、镇安、富林、南盛的教育强镇创建工作,全县累计投入创强资金7492.86万元;进一步提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每生每年达到750元以上,初中每生每年达到1150元以上;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到了65.4%;提升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山区教师岗位补贴按标准平均每人每月提高506元。把全县的学校饭堂收归集体管理,保证了学生的食品安全。
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水平有新提高。抓好县人民医院二期和县卫生监督所、镇级卫生院改造扫尾等工程建设,高村、白石、镇安卫生院顺利投入使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实现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县级公立医院使用基本药物比例达50%,全县111个村实现了“一村一站”标准化建设;抓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实施,推进优生健康惠民工程;全县人口出生率17.95‰,人口自增率11.12‰,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目标以内。
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建设有新成绩。增设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加快推进六都、白石和南盛三个镇级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了省下达的行政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广播电视网络改革重组在7月正式运作,成为全省6个率先改革县(区)之一,争取省公司投入2829万元进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并偿还历史债务700万元;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通过了省、市的全面验收,全县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正式启动;全县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全免费开放;切实加强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数字影院进入营运阶段;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便民代办服务有新举措。按照“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更方便群众办事”的工作思路,在村(居)委一级设立便民代办点,由村(居)委干部担任代办员,累计为群众免费代办事项5000多件;完成了云安县网上办事大厅和各镇分厅建设,进驻网上办事大厅的单位有47个,进驻服务事项633项;县、镇行政服务中心和120个村(居)委均设置了网上办事便民服务点,累计网上受理事项2598项,办结2321项。
七、社会管理不断加强
“两建”工作有序开展。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安全监管,共出动人员811人次,监督检查企事业单位和场所556家次,发现安全隐患224处,责令限期整改75处,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130起;加强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农产品和生活必需品监管。投入300多万元为全县8个镇配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全覆盖,监督抽查蔬果种植基地抽检样品303个、西瓜样品56个,合格率100%。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县111条行政村基本完成了“勿坦模式”的信用村创建、信用户评定工作,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平安云安建设深入开展。深入推进平安村居、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平安文化市场、平安边界等工程的建设,强化校园及人员密集场所治安防范。全县成立了16支治安巡防队,1支综合应急大队,有68条自然村安装大喇叭工程,有2090户加入电信治安联防网,全县共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710个,通过“巡防队+信息化”相结合的方式,有力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全县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4.88%,“两抢”警情同比下降了17.11%,盗窃警情下降了17.43%。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重点矛盾纠纷和重点上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依法依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全县共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41宗,成功调处1027宗,调处成功率98.7%。
武装工作坚强有力。县人武部被省军区连续三年评为“先进人武部”,连续两年评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评为“民兵预备役‘四个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去年底,县人武部在军分区组织的年终军事考核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此外,审计、物价、统计、旅游、人事、编制、民族宗教、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港澳事务、台务、人民防空、消防、保密、侨联、双拥共建、老龄伤残、工会、青年、妇儿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2013年,县政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各级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扎实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和市的实施办法,认真查摆和整改“四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控制和压缩财政性一般经费支出,全县会议费及“三公”经费财政支出同比减少365.78万元,下降7.53%。
各位代表,201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县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全县干部群众、驻县部队官兵、来云安投资客商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政府工作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去年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制约发展的资金、征地拆迁等瓶颈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破解;机关行政效率、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任务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枢纽港、循环经济示范县”的发展定位,坚持稳中求快工作总基调,坚持“工业立县、工农并举、循环发展”的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统筹好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为实现全县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市下达任务;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考核目标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十二五”目标进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在市下达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工业立县战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㈠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投资拉动能力。继续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始终把重点项目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抓手,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实。今年我县的重点项目共35个,计划总投资300.1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46.28亿元。要按照县委决定2014年继续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的要求,继续实行县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强化协调服务,不断加大项目推进力度。要实行倒逼倒排机制,严格时间节点,落实工作责任,签约的抓开工,在建的抓进度,建成的抓投产,着力踢好“临门一脚”,千方百计提高项目开竣工率。切实抓好云浮电厂四期(2×30万千瓦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工程、青洲二期2×200万吨水泥项目、广东云浮洪涛装饰高新石材产业项目、S368线云安段改路等项目的审批。同时,抓好雄力集团生态防火装饰板、环保轻体隔墙板及改性矿渣粉项目,云浮石材现代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新港物流项目,碧桂园集团铝合金型材项目等的跟踪服务工作。
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与佛山市南海区的联系,捕捉好的招商信息,抓好对接,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围绕循环经济理念和在水泥、硫化工、新型石材、矿产资源、港口物流、电力等六大产业进行定向招商。要着力优化软硬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优化政务服务、简化审批程序、减免企业收费、领导挂钩联系、擦亮园区品牌等方式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增强招商吸引力。
㈢加快园区建设,优化发展载体。加快推进产业园的扩容提质,以产业布局为核心,进一步修订完善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六都分园扩容提质总体规划,增加可开发利用土地8700亩。同时,加快庆丰片区的规划论证,东与西江新城对接,南与云浮硫铁矿区对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六都分园规划到2017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要达36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90亿元;增加值增速达28.57%;占全市四大园区比重的32.14%。一方面,要加强园区对接合作,尽快落户一批企业,形成产业规模。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组建平台公司融资,加大园区投入。加快推进中材大道工程建设,完成青洲大道(西段)建设,改善园区交通现状,配合市做好六都连接西江新城的城市快线等建设;加快能源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水、电、通讯、排污、排水工程随路配套,推进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工程和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进一步优化项目入驻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大整理整合土地资源力度。根据《南海区对口帮扶云安县工作方案》(讨论稿)要求,我县按照产业园区的规划要求和开发时限,全力做好园区的征地拆迁工作,负责用地规划修编和用地手续报批工作,把用地规模向园区集中。对园区的发展项目,要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确保园区建设用地和入园项目开发需要。因此,要盘活闲置用地,把清理园区企业用地作为重点,对闲置土地坚决依法处置。进一步完善有关资料,加强和上级国土、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切实做好土地调规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园区征地拆迁工作,为项目落地提供土地保障,切实摆脱可开发利用土地偏少的困境。
二、致力推进各项改革,激发和增强发展活力
㈠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该管的事必须管住管好的原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压缩审批事项,归并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完善县综合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理顺业务关系,实现行政提速。发挥并联审批、部门联席会议等有效形式,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完善政企沟通机制。进一步深化与大型国企、民企的合作。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完善各级网上办事大厅。
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管好用好政府投资,积极引进和扩大民间投资。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继续保持较高投资强度,争取固定资产投资达148.7亿元。创新园区和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探索BT、BOT以及“四位一体”(土储中心、融资平台、财团、财政投入)的融资模式,吸引更多金融资本参与园区扩容提质。创新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股本比例分享收益的形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建设。加快培育资本市场,推动惠云公司上市步伐。加快云安村镇银行筹建工作,争取在年初开业。探索试行“政银保”合作模式涉农贷款,鼓励发展涉农保险,逐步建立广覆盖的涉农保险保障体系,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农民权益。深入推进土地流转。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经验,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发展壮大前锋镇永盛农林有限公司为试点,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扶持云浮力智农业有限公司以循环农业经济的理念,采用“公司+养殖园区+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
㈣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探索构建多元共治体系。整合现有治理资源,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信用云安”建设、自然村乡贤理事会、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等统一起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健全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村、信用个人和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积极协同,乡贤和群众广泛参与,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机制。进一步推进社会体制改革项目建设。深化推进构建枢纽型组织体系、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建立镇村便民代办服务机制等社会体制改革项目建设,确保社会体制改革取得实效。进一步推进城乡基层自治。创新农村(社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引导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同时,探索创新外来人口管理手段。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城乡。深入开展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加快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四大工程建设,全面打造生态优美幸福云安。加强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坚决打击“三违三抢”行为。加大城管执法和综合监管力度,巩固创卫成果。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184条生态文明村建设。加快农村垃圾处理设备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提高全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继续抓紧抓好小城镇项目建设。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村村通自来水、治洪治涝保安等民生水利建设。
㈡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推进水路、公路、铁路三位一体的交通路网体系建设,全面改善区位投资环境。着力抓好X868东升水库至天堂(云安段)公路改造、六都坑口桥新建工程、高村镇水美至下迳新建公路、白石至500千伏云浮变电站公路等一批县内路网的建设。推进江罗高速公路建设各项工作。配合抓好国道324线云城区腰古西至云安县茶洞段改线工程。推进S368线云安段县城过境公路的前期工作。协助抓好广梧高速高村立交建设,抓好农村公路改造50公里。加快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建成小万吨级江海通达航道的规划建设,着力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枢纽港。
㈢做强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深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7万亩、粮食总产量10万吨以上。大力推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以培育发展茶叶、柑桔、西瓜、蚕桑、花卉苗木、高产油茶、生猪等特色种植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1 个。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80 家以上。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利设施,抓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型灌区续建和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
四、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全面促进社会发展
㈠继续抓好教育创强工作。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加快规范化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一批高层次教育人才,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育质量。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力争95%以上学校达到“平安校园”的要求。加大创建优质高中力度,规范云安中学高中部教学管理,力争高考取得更好的成绩。确保2013年4个创强镇通过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和六都镇完成2014年教育强镇各项工作任务。
㈡加强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大力弘扬新时期“诚信、包容、实干”的云浮精神,组织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加快文体事业发展。牢固树立“文化民生”理念,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镇级综合文化站、镇村电子阅览室、村级文化室的建设,达到文化设施全覆盖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培育一批具有云安特色的文体活动品牌。强化文化市场建设管理,完善农村文化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
㈢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就业质量。实施技能提升培训工程,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三化”转移就业,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统筹城乡就业,不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年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社会保障卡的发放、使用率100%。改造建设农村低收入困难户住房545户。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做好城乡低保、救灾救济等工作,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努力推动社会保障由补缺型向普惠制转变。
㈣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认真做好LED照明产品推广使用,抓好科技服务业发展、专业镇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和科学知识普及等工作。加快完善体育配套服务设施,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抓好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和一般诊疗费制度,切实减轻城乡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二期和富林、前锋、石城、六都等卫生院改造建设工程。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治理,落实优生健康等惠民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积极实施食品安全行动计划,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强质量强县建设。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㈤加大平安云安创建力度。推进治安重点地区和问题突出地区集中整治,创新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活动。提升流动人口动态服务管理效能。广泛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推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基层调解组织,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综合运用法制思维和方式解决缠访、闹访、非正常上访和社会突出问题。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司法行政服务能力,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严格事故责任追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继续做好拥军优属、国防教育、人民武装、人民防空、人事编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妇女、国资、审计、统计、科普、对台、史志、档案、老龄人、旅游等工作。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㈠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更多地转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切实防范财政风险,稳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和决算公开。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等方面考评力度。
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强化依法行政,积极推进“六五”普法和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决策、执法公开、政务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等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认真落实县委、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政协通报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司法机关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提高建议、提案的办理质量。
㈢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的实施办法,扎实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全力打好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的攻坚战。建立密切联系群众、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推广现场办公。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各类庆典、多重检查、评比及达标创建活动。开展明查暗访,落实工作巡视、限时办结等制度。加强各级政府执行力建设,开展政风行风专项整治,大力整治庸懒散奢,推动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
㈣推进勤政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会议费用、公务接待费支出保持零增长。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和预警机制,加强地方债务审计。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重大事项报告核查,加强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平台建设,加大对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管力度。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公务员教育管理和能力建设,努力打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清正廉洁、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新机遇,面临新挑战,孕育新希望。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团结奋斗,为建设“美丽幸福新云安”作出新贡献!
附件:1.云安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预
期目标的说明
2.云安县2014年十件民生实事
附件1:
云安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主要指标预期目标(草案)的说明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主要基于三个理由:一是我县经济总量小,加快发展仍是第一要务。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2亿元,比增15.1%,国民经济有望仍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二是我县将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2014年我县重点项目35个,年度计划投资46.3亿元;三是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佛山市南海区对口帮扶我县的力度前所未有,只要我们把握好机遇,进一步加快融入珠三角并开展更高层次的合作发展,就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8%。2013年我县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3.5%。2014年将做好与佛山市南海区的对接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接纳产业转移速度,按照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及全县常住人口变动情况测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3.8%。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2013年我县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4.4亿元,比增31%。2014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措施,加上我县重点项目建设连续几年保持强劲势头,随着云浮电厂四期项目、雄力集团项目、500千伏云浮变电站、洪涛装饰高新石材产业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的目标符合我县实际。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013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2亿元,比增13.2%。我县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就业政策的推行,民生事业不断进步,居民整体消费能力和社会消费预期将不断提高。此外,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模式,将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我县2014年可以保持13%的增幅。
五、外贸及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市下达的任务。2013年我县外贸出口2063万美元,比增26%,完成市下达指标1900万美元任务的108.6%。实际利用外资5032.8万美元,比增44.4%,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随着经济大环境的逐步回暖,出口量将会逐渐提高,外商投资将会有所好转,预计2014年我县外贸出口及实际利用外资能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以内。2014年,将重点加强价格调控,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围绕对物价指数影响较大的商贸、农产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此外,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价格监测体系;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等,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以内。
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十二五”期间,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以2010年2.67亿元为基数,计划年增长15%,至2015年计划收入达到5.37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合计收入达到20.7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3.7亿元,增长12%,实际完成3.76亿元,增长13.7%。今后随着落户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工业经济呈现向上向好发展的势头,各项税收有望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可以完成增长15%以上的目标。
八、人口自然增长率与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控制在省考核指标以内。2013年,我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12‰,较好的完成了省考核目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5%,超越了原计划的90%。随着中央对生育二胎政策的调整,将迎来三至五年的生育小高峰。2014年将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务必将我县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市考核指标以内;加强教育事业工作力度,争取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
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5.5%。近年来,我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各项惠民政策、就业政策、扶贫措施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快速增长,预计2014年我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有15.5%的增幅。
十、城镇登记失业率完成省考核目标。虽然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不稳定因素增多,但随着我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行产业园区增就业、扶创业带就业、家庭服务业促就业等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压力将会得到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总体良好,社会就业稳步增长,201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完成省考核目标。
十一、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十二五”目标进度。2013年我县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虽然我县支柱产业都是高能耗产业,节能压力大,但各项节能措施到位,效果明显,2014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十二五”目标进度可实现。
十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市考核指标之内。2013年我县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目标基本与2012年持平。2014年我县减排任务量暂未下达,可在上年增加各类减排设施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管网配套完善工程、提高排放标准要求和削减工程项目等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的新增削减量,可完成《云安县2014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
附件2:
云安县2014年十件民生实事
一、提高就业社会保障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00人,扶持创业1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500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省考核目标以内。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要达到29.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14.7万人。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县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和富林、前锋、石城、六都等卫生院改造建设,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5元以上。实施偏远乡镇卫生院在编技术人员岗位津贴补贴政策。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医保经办服务网点覆盖到所有镇。
三、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推进教育创强工作,确保六都镇成为省教育强镇。进一步提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提高到950元/生、初中提高到1550元/生。继续实施中职农村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政策。
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镇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4间、行政村(社区)文化室公共电子阅览室15间;创建8个历史文化展示馆、2个以上传统文化示范基地;建成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馆;免费送戏下乡20场;免费放电影1332场;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全县所有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全免费开放。建成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广场2个。加快推进全县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移工作。
五、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成农村公路改造50公里。建立统一高效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完成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545户,帮扶全县贫困人口3411户14194人脱贫,扶持重点帮扶村19个。全面建成网上办事平台,把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向镇村延伸,为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办事服务。
六、开展助困扶残。从2014年7月起,城乡月人均低保补差水平提高到不低于319元和131元。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要达到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逐月提高低保覆盖面,确保年内低保覆盖面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实施0-6岁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项目。残疾人生活津贴和重残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600元/年和1200元/年,孤儿基本生活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分别提高到1150元/月和700元/月,五项补助水平都达到省的要求。对医疗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
七、建设宜居城乡。加快3个生态示范镇建设,抓好2条名村、5条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完成184条生态文明村(其中18条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全县实施“三旧”改造项目2个,面积10.4万平方米。加大住房保障建设力度,使符合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能得到应保尽保,新增住房租赁补贴20户。
八、促进价格惠民。继续完善、健全平价商店等“三项建设”工作,发挥其稳价惠民的作用。新建平价商店5家以上,完善全县平价商店网络,推进1个以上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建成投产,申请省级价格调节基金扶持我县“三项建设”项目3个以上;继续实施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开展教育、医疗、涉农等民生价费专项治理。
九、优化生态环境。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3.8%以上。全县绿化美化村庄20条。
十、建设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完成1宗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5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和治理比例不低于10%。